兩年內台灣將出現百萬臨時工
2009/04/15 15:56林宏達、林育嫺
勞委會估計,今年上半年,至少有九萬個正職工作消失,今年七月畢業季,失業率將破六%,創歷年新高!
根據本刊和雅虎奇摩合作的網路民調顯示,近五成(四六.五%)民眾認為自己一年內可能被裁員。透過交叉分析更發現,就連碩、博士學歷者,也有四成以上認為自己可能被裁;而年齡越高,也越覺得自己會被裁。 兩年內,台灣臨時工將破百萬人,高階白領也在其中。
不只如此,有近六成民眾認為自己一旦被裁員,無法以現有技能在職場上獨立生存。其中,二十三到三十歲、三十一到四十歲者,認為自己難生存者超過六成。連大學、博士學歷者,也有五成以上認為自己難生存。
沒有企業會以裁員為樂,但面臨虧損,不砍員工就是砍股東。難道沒有平衡勞資利益的方法嗎?經建會副主委單驥提出「工作分享」的概念,把一個全職工作拆成幾個臨時性的工作,「打破正職工作的迷思,就能讓更多人都有工作。」
面對正職人力的縮減,臨時性工作人力需求正悄悄擴大,且逐漸白領化。在歐洲,臨時工作佔整體勞動力兩成以上的國家,比比皆是。根據各國統計局二○○七年的資料,在英國,每五份工作中,就有一份是兼職工作;在荷蘭,打零工的人口占五三%,比正職還高。就連鄰近的日本和韓國,非正職的工作者,也分別佔整體勞動力的三三%、三五%。 在台灣,主計處在二○○八年首度進行臨時工統計,將正職以外的兼職、臨時人員和派遣人力相加,約六十五萬人,佔總體勞動力六‧二四%。不過,勞工政策專家,台大國發所辛炳隆副教授預估,如果政策不干預,「在兩年內,台灣光是派遣人力就將超過一○%,達一百萬人!」
組織大師查爾斯‧韓第(Charles Handy)在倫敦自宅接受《商業週刊》獨家專訪時表示:「台灣百分之六的比例,恐怕是全球最低,我相信全職工作人力應該少於一半以下,組織才會有彈性。」
金融風暴一年來,企業因應高度不確定性,聘僱臨時工不只出現量變,更出現質變: 其一,正職員工也拿定期契約。有些公司和外商銀行正職員工簽定期契約,一年一聘,控制員工的離職成本。
其二,以本勞取代外勞,簽更短約。本勞派遣合約最短可簽三個月,短約比長約更有競爭力,遇到急單,隨時可以上陣補充。
其三,派遣白領化,金融風暴後尤其明顯。日本第二大工程師專業派遣公司愛達翔研的台灣分公司,去年創下在台營收新高;七成以上營收來自白領派遣的怡東人事,過去三年營收平均成長五九%。 其四,派遣專業化、部門化。臨時工不但從金字塔底層走向高層,也從點擴及線、面。
韓 第則預言,若公司為大象,個人為跳蚤,未來的公司「將是一個縮小的大象,加上一群跳蚤的組合。」他並以「衛星」圍繞「行星」,譬喻這種關係。 面對不確定的年代,相信企業,或相信自己?創下高收視率的日劇「派遣女王」,主角大前春子的經典名句,或可做為百萬臨時工的座右銘──「能夠相信的,只有 自己。」「只要有生存技能,就可以隨心所欲地活下去!」
留言列表